18级 梦有蝶
你是否见过凌晨五点半的月亮?
我见过。
适莽苍者,三餐而返,腹犹果然;适百里者,宿舂粮;适千里者,三月聚粮。
起个大早
决定开始考研是在大三上学期,当时已经开始了解了,由于我不爱去图书馆,而且教室又没有固定位置(C楼有但是我抢不到),所以去看了文都,觉得文都的老师很好,环境也非常好,于是就报名了。周六日挤出一些时间去上基础课,在上基础课时,英语赛赛老师,给我们推荐了扇贝背单词APP,从此开始用扇贝背单词,因为六级还没过,所以背的都是六级的单词,每天60个。
当时也在看看哪些学校好,觉得浙江大学很不错,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是A+,在计算机这个学科,仅次于清北,杭州又是一个好地方,于是就打算考浙江大学。
然后寒假去了文都的寒假集训营,大概一周吧,每天早上早起,上午下午上课,一直学到晚上,每天都很累很充实。当时有一个老师好像叫程越,晚上来给我们讲择校择专业,问我们想考哪些学校,我坐第一排,我说浙江大学,我讲得还挺大声,老师愣了一秒,然后瞅瞅我,然后大家开始笑,老师说:你们笑什么?
“其实我也想笑”,老师说。
然后老师问我说,这个目标挺高,要是考不上呢,有没有备选方案,我说,北邮也行。当时可能大家刚开始进入考研,对学校的期望都不是很高,我在里面属于是有点突出了。
不过这些对我来说都没有什么影响,这些事情也是我这两天才回忆起来得,因为我寒假又摆烂了。
赶个晚集
就是大三上得那个寒假。
文都有寒假作业,而且每天有一段时间得老师线上授课,我刚开始回家时候还是信心满满,决定要大干一场,好好学习,年底考个浙大。
结果不出意外,我坚持了几天,就开始放飞自我了,就连每天扇贝单词也终止了。
等寒假回来,我高数都没看完(在开学前几天,我每天抱着书看,终于把高数看到了第三章),更别提英语了。
开学后,王老师给我们开会,
有不少同学,还是认真度过了这个寒假的,每天听课写作业看书学习;也有几个像我一样的,直接摆烂了的。
回到学校,去年文都课上讲的基础知识已经忘掉大半了,我是很愧疚的,感觉已经落后大家太多了。
我就开始自己不断捡起来我曾经学过的东西,重新拾起扇贝。
搬到外面
一有时间,我就去文都上自习,课内的作业也带到文都去做,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文都度过,为了考六级,我将每天的单词数量提升到了160。
后来,我实在是觉得,宿舍离文都实在是太远了,我骑自行车也得骑10分钟才到,我就想,要是在门口租房就好了,这样离文都就很近了,每天走着去也不远。
大概5月份,我就和王哥(我舍友),一起在门口租了个小屋子,每天一起学习。
在文都的3~7月份,我每天一有时间就去文都看书学习,周末也去文都上课,最后在7月9号,把这学期的所有课设与考试都做完了,这时候已经把考研数学复习到了第六章,408的数据结构看完了(专业课学长也把数据结构讲完了),计算机组成原理也看了前两章。
暑假营
暑假营的学习是很充实的,学习气氛很浓厚,每天都得早起,有早晨读背单词、听写单词,上午下午有政治、英语、数学课,晚上自习,但是老师会每天留一些作业,我向来是那种做东西慢的人,所以每天晚自习一般都在写作业,或者整理当天笔记。
所以,基本上每天晚自习,我都是被老师催促走得,我走之后也没回屋睡觉,而是去大厅的桌子,继续学习,直到很累了才回去睡觉。
暑假营讲得很好,就是时间紧张,每天老师讲得东西很多,课下需要大量时间来不断巩固。
我有一段时间在暑假营的睡眠不是很好,当时是在讲数学的线代,我的位置靠后,基本上后几节课都在睡梦中度过,这也导致了在10月之前我对线代一窍不通。而且,那段时间晚上经常有习题课,写作业、巩固的时间更少了。
在暑假营的这四十多天,老师带我们把考研政治、英语、数学的所有知识点都系统性得学了一遍,只不过线代我当时光睡觉了,而且线代还是一个前后关联很强的科目,所以我当时对待线代就是鸵鸟战术,认为线代好学,等以后腾出手来一学就行了。
数学
我当时的主要战场,还是在高数,在暑假营里,我才知道有个东西叫百度网盘群,我加了一个百度网盘的考研资料群,在里面有许多名师的课程。当时我的高数进度在第七章,整个第七章是看着百度网盘群的汤家凤老师的课程来学的。
我的进度实在是太慢了,当时,我的复习计划是,看完数学大书,然后再开始刷题,刷1800,刷660,不过我大书的进度才在第七章,然后我就放弃了后面的,不奢望能去做1800和660了,专攻那本汤家凤数学全程复习指导大书。
英语
英语老师讲得很好,我学得也很认真,在暑假营里,除了每天早上暑假营组织的背写单词,我每天依然会坚持用扇贝背单词,而且那时候我的计划是,在考研之前, 将考纲单词整体过两遍,所以在暑假营,我每天背240个单词。
在英语课上完后,老师组织了一次模拟考试,听说题都是历年的英一英二真题,我没有课下时间刷英语题的习惯(课下时间都给数学了),所以对我来说都是新题。那次,我客观题错了3道。那个时候,绝对是我英语水平的一次巅峰时刻了。
政治
政治老师讲得也很好,我只是跟着老师们过了一遍,在集训营中期,我听朋友建议,买了肖秀荣五件套,精讲精练、1000题、时事政治、还有肖四肖八,不过当时买了之后就也一直没动。
专业课408
整个暑假营,我都没有时间上学长的专业课,而且自己也很少时间看专业课,所以专业课一直停在计组,只是在上政治那段时间,没什么作业,把计组的第三章看了一半。
暑假营返校
8月23号,我们从暑假营回到了我的出租小屋。
那个时候我觉得,我专业课进度实在是太慢啦,150分的大科目,我专业课居然只复习了数据结构,而且还是上半年复习的,又有好多东西都忘了,我的专业课复习计划就这样开始了:每天除了背单词,其他只看专业课。
每天我都会抱着王道书,在教室里细细琢磨,还经常在教室里来回踱步(因为当时没开学,教室没什么人,除了我和王哥就是二战的同学)。
9月8日,计组看完,开始看操作系统。
9月16日,操作系统看完,开始复习计网。
在8月23日~9月16日这段时间,是我复习专业课效率最高的时期,王道书的每个知识点都看,每一页都翻,每一道题都做。
这种状态持续到了我计网复习完前两章之后,我开始觉得,我数学又有太多东西没看啦。
专业课进度赶上来了,数学进度也不能不赶!
于是开始专业课、数学一起复习。
10月
数学
除了看专业课计网,就开始赶大书的进度,高数、概率论都是看暑假营的老师的PDF、以前的笔记以及汤家凤老师的大书,不过看大书肯定没有之前看得那么细了,之前大书的每道题我都要自己做一遍,这次为了赶进度,我就只是勾划了知识点,看了看每道题的解析。
关于线代,由于之前,线代在我脑子里就是一团乱麻,所以我选择从头开始重新学一遍线代,我选择的是李永乐老师的线代基础课,在百度网盘上倍速看完得网课,跟着把李永乐老师的笔记抄了一遍,学完后,一些基本题都会写了。
英语
我真正认识到我的英语水平已经大幅下降是在10月6号,上一次接触英语还是在七月,已经两个月一道英语题都没碰过(只有每天背单词)的我觉得,该去学学英语了,只背单词不做题也不行啊。
果然,我的英语水平下滑严重,一道阅读题,五道题我能错三道。
我从这时开始决定要恢复我之前的英语水平。
政治
政治开始时大概也是在10月初,我开始复习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,跟以前一样,也是平推,每一页都看,每个知识点都画上,每一道题都做,复习完一章,就把那一章对应的1000题的单选、多选题做了(我有同学是刷了两遍,第一遍不写在1000题书上,或者用铅笔写上,而我是直接用中性笔写上,只做了一遍,因为我不认为我还有时间做第二遍。)。
408专业课
在这种状态下,我要兼顾各科,专业课进度就不能像之前那么快了,我计网复习的速度不快,直到11月初才复习完计网。
11月
这段时间很紧张,我是11月份下旬才开始刷真题,因为我的进度同其他人相比,已经慢很多了,我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,每天多学一些,通过延长劳动时间的方法来压榨剩余价值,基本上每天学习12个小时左右,每天晚上12点之后走,早上8点多将近9点来学习。
数学
到11月下旬,基本上数学复习完了,但是题刷得少,1800、660都没刷过,买了历年真题,以及李永乐的真题解析,买了李永乐的名校冲刺三套卷(但是后来没做),买了合工大共创、超越五套卷,并开始做套题。
英语
买了英语的历年真题,做了一部分,对英语的感觉慢慢恢复起来了。
政治
11月17号,看完肖秀荣精讲精练,刷完了1000题的多选和选择。开始每天抽时间结合红果研思维导图复习政治。
复习完思维导图后,开始做肖八。
408专业课
复习完之后,由于数据结构是上半年复习的,大部分都忘了,而且当时我用的不是王道,数据结构我用得是天勤,所以就又简单过了一遍天勤的数据结构。
然后就结合思维导图复习四个科目。
买了王道的历年真题,王道八套模拟题,天勤八套模拟题,不过后来模拟题都没做。
真题我是从前往后刷得,从09年开始,早期题难度不大,而且很多都是王道的课后题,所以基本上差不多能拿个120多,好的时候可以拿140、138。中期的题还是很考察细节的,所以我做这一时期的题时候,也是根据错题来复习知识点,平均115左右。
12月
又是刷题的一个月,我买的模拟题倒是不少,但是我没那么多时间去做,每天保持背单词,学习12个小时以上。
报了数学竞赛,但是后来因为没时间,就没去。
报了六级,但是也没想好好考,纯粹是为了想适应一下考场环境而去的。
数学
因为没时间,我只做了一部分的模拟题,那段时间我经常五点四十到教室,接杯水,吃点饼干,然后开始一上午的刷题,每天上午刷两套数学题,6点到9点一套,9点到12点一套,共创的题难度一般,超越的题比较难,基本上做完一套的状态就是《武林外传》里的姬无命被秀才说疯的状态:是谁杀了我?而我又杀了谁??李永乐名校三套卷想留给后期做,结果后来时间都用来刷真题了,就没做。
刷真题时,我也是从前往后做的,从02年开始,一直做到了2019年,留了2020年与2021年留给最后一周做。
每套真题,我都将错题、不会的题抄下来,记录到一个本上,将这道题的各种方法记录下来。
英语
在十一月份我英语也是从00年开始做真题得,因为我给英语的时间不多,再加上文都也有英语课,我在英语课上也做了一些题,到十一月底,才做到了04年,后来我决定从10年开始,往下做,一直做到了16年。
政治
买了腿姐的知识点小书,但是基本上除了查一些知识点之外没有背过,因为没时间。
肖八选择刷了一遍,把错题的知识点都写在肖八的题旁边了,平均分大概39,大题没动。
后来看见同学在拿空卡的资料在背,然后让同学推荐给了我,不得不说卡娘真的强,看到卡娘的资料,感觉很稳很踏实。
临近考试
肖四考前的那个礼拜刷完得,里面有很多新的知识点,也有很多新的时事政治题。
12月18号的六级我咬咬牙还是去了,虽然我时间不多,但该花的时间也得花,把作文写了,我还带了个听力耳机,在考场上也没什么心情听听力(本来就听不明白),然后写了写阅读,交卷了。事实证明我那个时候的英语水平已经恢复过来了,最后六级成绩出来只比我六月份考得低了5分,492,只是因为当时我没什么心情写作文、听听力。
肖四大题我完全是按照空卡的整理来背出来的,当时是每天把自己关屋子里,在床上背,当时离考试就一周了,那个时候背单词就很少了,有时候没空背单词,每天只看政治,经常点外卖,宅在屋里闭关,背了大概三四天,基本上背完了,但是有一些还是没背得,大概背了至少有肖四80%的题吧,其余的实在不想背了。
背完后出山回文都自习室,感觉几天时间人已经老了。
我还有2020年和2021年的数学、408真题,那个时候距离考试就三四天了,我英语大小作文模板还没准备,就又用了半天,把小作文的模板整理了整理。大作文就没怎么准备模板,只是看了看历年的范文,学了学行文结构,惯用语句,因为大作文每年题目变化挺大得,话题词每年都不固定,我觉得到考场应该能自由发挥出来。
后来我是真的没时间了,最后的时间其实应该留给错题和知识点,可是我,还有四套真题没刷完,我记得当时是只刷了两套,后来把2021年的数学真题和408真题的客观题做了一遍。408的模拟题更不用想了,王道天勤16套模拟一点儿没动,李永乐名校冲刺也白冲了,再冲它我就冲不上去了。
后来,在最后的一段时间,
数学我就看我的真题错题笔记本,以及一些容易被遗忘的知识点;
408专业课我就看王道模拟卷的考点,看我的408错题(我没准备408的错题本,因为有的题干实在是太长了,我没时间抄下来,我写408都在A4纸上写,然后改错客观题在王道书上,主观题直接在A4纸上改),考试之前三天想起来408新大纲的内容还没看,花两个深夜把王道的新大纲课倍速看完了;
政治看肖四肖八的错题,复习背过的肖四;
英语就复习小作文模板,每天看看大作文的范文(因为我英语阅读还是说得过去得,没记错的话,最后好像一共错了两个),有空才背背单词(因为这之前我已经把考纲单词过一遍了,后来我就去过扇贝的3300高频词汇了,当时速度是每天300个,到后期很快就背完了,所以单词相当于背过两遍了)。
考试
政治:
选择题答得还行,大题感觉完了肖秀荣翻车了,好多东西都没有,算了我还是硬着头皮把我背的写上吧,再抄抄材料,每道题都答得比较满,最后手不停下来都不知道自己手麻了,这也是唯一一个我答完卷子的科目,答完之后还有4、5分钟大概。
英语:
上来先写作文,小作文最后的落款,Sincerely yours,开头的S应该大写,我写完才发现我写得是sincerely,没办法,我用我的黑色中性笔涂成了大写。。。大作文基本上没啥亮点,全是自己瞎发挥的,没什么好写的。后来去做阅读了,后来没时间了。。。先把客观题蒙上,完形填空3分钟蒙完了,靠感觉与词性、在句子所作成分,以及看哪个意思顺眼。翻译也没时间想了,就硬往上写,写了两个,交卷了。。
数学:
考完政治英语后,心想,还好,明天那两科是300分,数学、专业课各拿个130还是有机会的。
考数学还是很刺激的,连蒙带算,把选择题填空写完了,不过时间过得也很快;开始写大题,还是紧张,有很多题当时就蒙了,然后跳,然后再跳回来。那个12分证明题其实不难,只是当时我紧张得大脑都僵住了,往一个思路想的时候就不敢深入,怕浪费时间还想不出来,哎,结果还真就想不出来。最后有三道题没写完,其中有一道就是那个12分的证明题。我的数学就从138开始往下扣了。。。
专业课408
考完数学之后,我还是很乐观,心想,还好,下午的专业课我考150还是有希望的。
看了第一题我就笑了,这个题不久之前别人问过我,我还把这题改了一下,重新思考这个问题,结果第一题算得时间复杂度的代码,就是我改之后的代码,当时我还记得结果,就直接选了。
做完选择题我就笑不出来了,新大纲还是有挺多细节的,尤其是计组与操作系统交叉那部分的细节,真的是不好抉择。
做大题我还是想好好写的,数据结构的大题,我思考之后,我是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写了上去,结果写完之后,发现时间又又又不多了。
于是加速往下写,写计组、操作系统、网络的大题,一时拿不准的小问就往下跳,后来就去想跳过的小问怎么写,后来没实在时间,就开始写自己知道的,往自己知道的上靠,最后还是空了一道就交卷了。
考完后就感觉还是有点后怕,考的不理想,而且 75 75 130 130 已经不可能了。
跟大家说了说,考的不理想,就去睡觉了,第二天起来就开始玩去了。
总结
心态
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心态,我觉得这其实是我最成功的一点。
就算我看得慢、看得细,复习一遍能够相当于别人复习三遍,但是没到考试根本谁也不知道,我所知道的,是别人比我多看了几遍知识点,比我多刷了多少本习题册,比我多刷了几遍真题,这些才是我所知道的。若没有好的心态,我心里防线早就崩了,都不一定能坚持到参加考试。
别的同学考的不是浙大,市面上模拟题都刷过一多半了,而我报考浙大真题还没刷完,巨大心理压力还是有的,不过我扛住了,终究是自信还是战胜了不自信,平衡了心态,有了一个稳定的复习心态,让自己能够在复习后的基础上后期不断发力。
求是务实
这是我第二点想说的,在后期,我基本上每天要学习12个小时左右。而且我会严格控制我的手机时间,基本上很少坐在学习座位上刷手机,因为我知道我进度很慢,如果再刷手机,就真的赶不上进度了,这也是化压力为动力了。
所以我的效率还是很不错的,虽然进度不够快,但是我对待每个知识点都是十分认真的,而且都是会认真思考的,也会去花一些时间思考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,花时间去推导,不仅仅是背,更多的是理解。
这种求是务实的学习方法,会让我在后期即便是复习一遍的情况下,知识水平依然不虚,而且很多当时思考的问题,也都能够利用上,408考试的第一题就是一个最真实的例子。
勤奋
我觉得我也懒,但是在考研这段时间还是很克制了,我8月份开始逐渐戒掉游戏,暑假营回去后到下半年考试前就没有玩过了。
而且我不是很能早起,那么我就用晚睡来代替,11月、12月大部分时候都是12点之后才回去。
行百里者半九十
也要有一个远大的目标,如果一开始目标不够宏伟,那等到报考时候再缩缩水,可能就真的白费了;行百里者半九十,我相信,我们的目标树立的远大,就算没达到,落脚点也不会太差;达到了,那就真的太棒了。
最后,送给大家一句话,出自庄子的《逍遥游》:
适莽苍者,三餐而返,腹犹果然;适百里者,宿舂粮;适千里者,三月聚粮。
你的目标决定了你有多努力,决定了你要多努力。
而那些真正努力奋斗的人,那些为了梦想孜孜不倦并苦苦追求的人,你们的梦想就在不远的前方,相信自己,虽千万人吾往矣,向前飞奔吧!
快马加鞭未下鞍,惊回首,离天三尺三!
梦有蝶
Last updated